王晓东
王晓东,男,42岁,群众,毕业于唐钢石人沟技校,技师,1995年9月到河钢矿业石人沟铁矿参加工作,现从事岗位为磨矿工。
王晓东同志自到石人沟铁矿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勤于思考,善于钻研,扎扎实实地学习掌握岗位安全操作技术、技能关键环节,很快从一名门外汉成为了熟悉磨矿机操作方法的合格的岗位工人。
二十多年来,他自始至终抱着一种感恩回报矿山的朴实信念,一直坚守在矿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爱岗敬业,踏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很快便以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操作水平,在各项技术比武大赛中屡获殊荣,成为了选矿作业区有名的年轻技术能手、学习楷模和榜样,获得职工群众一致的认可和肯定。他以矿为家、埋头苦干,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的矿山主人翁精神,担起了振兴矿山的一份重任,谱写了一首首感恩回报矿山母亲的无悔青春赞歌。
严谨好学 树立学习典范
王晓东同志平时在工作和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他常说:事情做不好不如不去做,工作没成绩是本身的失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点检设备时,他细致入微,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保证每一台设备“健康上岗”,从而保证生产稳定顺行。近年来,作业区大部分生产骨干退休,给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职工对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缺乏热情,职工总体素质有待提高。为此,选矿作业区及时组织了选矿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王晓东同志非常重视和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上课认真听讲,做了大量的笔记,从未因个人原因缺过课,为了弄清一个问题总是不厌其烦向授课人员请教。并将所学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在工作中不断加以实践,检验理论知识实际生产效果。秉持着“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的顽强信念,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学习,王晓东同志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为职工树立了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他不但自己肯学能钻、敢干会干,而且积极帮助班组职工共同进步。为了帮助班组成员提高实操水平,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操作和产品质量控制经验梳理出来,通过“师带徒”传帮带进行“一对一”的帮教指导,有效丰富了班组成员的实操经验,提升了全员操作水平。
勤于摸索 锤炼高技优能
王晓东同志初到选矿岗位时,选矿一段自磨磨矿操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高料位、低浓度”,且每个磨矿工都有一套自己的操作经验,给矿量不统一的矛盾给选矿生产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王晓东同志通过细心观察,并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自磨磨矿相关资料,同时结合自己的操作经验总结出:嵌布粒度较细、可磨性变差的矿石料位应当控制在32~40%为宜,对于可磨性较好的矿石料位可适当控制高些,以增加排矿速度;对可磨性较差的矿石料位适当低一些,以增加磨矿时间,这样既可以保证磨矿产品的合格率,又能提高磨矿的台时能力。他将自己在工作中摸索出的经验与其他磨矿工一起进行了共同探讨,经过反复试验,得到了满意的效果。这一经验得到及时的推广应用后,矿山自磨磨矿操作形成了统一的操作标准,操作更加稳定,台时能力因此提高了4吨/台·时。
为了提高个人的球磨操作技术水平,王晓东同志十分注重对磨矿专业理论的学习,同时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和经验积累,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球磨机操作水平取得长足的进步。经过生产一线无数次的锤炼和磨合,他将球磨机操作技术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操作方法:即在操作中贯彻“一听、二看、三稳、五勤”的操作方针,并根据矿石的性质变化情况,准确调整好给矿量、给水量,操作方法标准统一,形象具体,这一先进的球磨机操作法适应球磨机工作原理,简单易学,操作起来方便快捷,缩短了检查和调整料位时间,最大限度地防止了大直径钢球的冲击对磨机衬板造成的损害,提高了磨机台时能力,稳定了工艺流程和产品细度,保证了最终产品质量。在总结先进操作法的同时,他还掌握了仅凭肉眼观察磨矿浓度,用手感觉磨矿细度,误差不超过0.3%的“独门绝技”,具备了高水平操控球磨机、发挥高效磨矿作用的能力。在2012年矿业公司举办的磨矿工大赛中取得第二名,在河北省里举办的“第四届”磨矿工大赛中技压群雄,勇夺第一。
深入钻研 助力技改创新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对勤奋好学的王晓东来说,仅仅是第一步,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用自己的所学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此,他一次又一次向一系列制约生产的技术难题发起攻坚冲锋。
王晓东同志凭借个人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极强的创新意识,先后提出并参与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捋顺了工艺流程,提高了设备效能,为生产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如2009年组织并实施将选厂17台返矿泵水封水管改用柔性胶管,防止断裂,避免设备发生断轴事故,实际效果非常显著;2010年底选厂磁选机改造过程中,他组织并实施将磁选机卸矿水管改用开启式洒水槽,以保证磁选机滚筒卸矿干净又可以避免堵塞问题;2014年他提出并组织实施用耐磨胶填充格子板与筒体、端盖之间的缝隙,使端盖和筒体的使用寿命大幅延长;2015年初,在选厂扩产改造后,他提出并组织实施取消三磁磁选机,解决了流程中的咽喉问题,使细筛的筛分效率提高约7.5%,筛下产率可提高约10%,为选厂80万吨铁精粉达产打下坚实基础;2016年他提出并组织实施对磁选机卸矿水进行改造,取消磁选机卸矿水,实现节能降耗。
在磁选工序,一直以来,由于工况环境条件差以及链条开式润滑效果不佳影响,导致磁选机故障率高,金属流失严重。王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一问题。为此,他经常蹲在磁选机旁仔细观察,认真研究工艺参数,查阅相关技术资料,潜心钻研技改方案,他的专注和投入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当同事们提醒他注意休息时,他却说“如果少吃一顿饭,少睡一会儿觉,就能解决这么一个问题,那可真是太值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大胆提出改用硬齿面齿轮减速机和齿轮传动方式,成功解决了磁选机故障率高的问题,确保了磁选工序的稳定运行,此项技改预计可实现节本创效近56万余元。
对于取得的种种荣誉和成绩,王晓东同志始终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始终以“归零”的心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保持着旺盛的工作激情和不懈的工作干劲。在工作和生活中王晓东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积极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实做人,勤恳做事,团结互助、务实求真,一步一个脚印的干好本职工作,履职尽责,恪尽职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努力奋斗着,他凭着自己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勤于钻研的学习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努力工作,为矿山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用无私奉献、感恩回报的真诚热汗谱写了一首首“艰苦创业 拚搏进取”的青春赞歌,向矿山交上了一份份无悔的答卷。
他曾在工作报告中写道:“感谢河钢矿业给了我实现青春梦想的舞台,让我能与它一起成长。今后,我将进一步激励和鞭策自己,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班组继续努力,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矿山积极贡献力量。”相信,在推动河钢矿业改革攻坚、转型发展的伟大征程中,他一定能够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王晓东同志凭借个人过硬的技术功底和出色的工作表现,屡获殊荣。2002年12月荣获河钢集团“技术标兵”称号;2002年12月荣获“河北省五一奖章”荣誉称号;2002年12月荣获“河北钢铁矿业杯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称号 ;2013年2月荣获矿业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2013年2月荣获“河北省技术能手”称号;2013年5月荣获“河北省能工巧匠”称号;2014年4月荣获矿业公司“技术标兵”称号;2014年4月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5年5月荣获河钢集团“优秀技能人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