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 工作。

习近平

枣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会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劳模工匠

冀匠耀新程 | 宋胜男:一枚银针的淬炼之路

《“冀”高一筹》河北省中医药职业技能创新大赛省级赛针灸赛道冠军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 文章来源:河工新闻网

  银针依然在指间流转,却多了几分举重若轻的从容;冠军奖杯被她收进诊室抽屉,赛场上淬炼出的自信融入了每一个治疗瞬间。自从代表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摘得《“冀”高一筹》河北省中医药职业技能创新大赛省级赛针灸赛道桂冠后,找宋胜男扎针的患者明显增多,而她所在的针灸科,也比以往更频繁地参与到医院跨科室联合会诊中。

  优异的成绩不仅带来了更多患者的信任,也为宋胜男赢得了更多机遇。回来后,她升任为科室副主任,医院还为她申请了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岐黄赤子”培养工程中医临床精英班的参训名额。“能够亲眼见到行业大咖,和他们深入交流,这是我最珍惜的机会。”宋胜男说。

  一枚银针,不仅为患者祛除了病痛,也为宋胜男“扎”出了一片新天地。


宋胜男正在为患者行针

  厚积薄发

  精研技艺锤炼真功

  取内关、神门两穴安神定志,再加郄门穴增强宁心之效……8月25日,记者在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针灸科见到宋胜男时,她正在为一名来自石家庄、饱受失眠困扰的患者行针,只见她手指轻捻针柄,动作行云流水,尽显从容之态。

  作为一家以西医为主的西医转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在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并不起眼,而接到大赛通知时,宋胜男入职也不过2年。为了挑选参赛人员,医院举行了内部选拔,作为医院引进的第一位针灸专业人才,29岁的宋胜男被推到台前,她也因此成为赛场上最年轻的选手。

  备战的日子被凝聚成高强度集训,白天和其他参赛选手共同培训,晚上自己在房间研习针灸、艾灸、选穴三大模块。对宋胜男而言,封闭培训最直观的成效是让她夯实了基础、娴熟了手法,在给患者行针的时候,如何取穴、怎样提捻,心里更有谱了。

  备赛期间,她反复练习行针,甚至直接扎在自己身上,体会针下每一丝细微变化。宋胜男告诉记者,以前,她在行针时,更偏向于捻转补泻,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通过调整捻转角度、方向、作用力等达到补泻目的。在培训中,她更加深入了解了“烧山火”这套复式温补手法,在方寸之间通过提插捻转催生温热,犹如在针尖点燃一簇微小的火焰。

  锋芒初绽

  沉稳应对尽显风采

  决赛场上,包括宋胜男在内的12名选手屏息凝神,按照大赛要求完成行针施灸。无论是在考查临床常用特定穴定位环节,还是随机抽取病例行针环节,亦或是比拼隔物灸的实操环节,宋胜男都展示出了娴熟的针灸技艺、准确的针刺手法和独到的临床见解。整个操作过程中,她语言清晰、动作流畅、心态平稳,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淡定。无怪乎现场评委对宋胜男的表现给出了“操作非常精准,浅中深、快中慢等层次非常分明”这样的评价。

  艾灸环节是她在比赛中的高光时刻。

  搓艾柱是个技术活,艾绒量要适中,搓捻力度要得当。“太多则紧,太紧则易散;太少则松,太松则难成形。”宋胜男总结出自己的心得:先旋转塑形,再轻搓定型,这样做出的艾柱紧而不僵,松而不散。在选择隔物灸材质时,宋胜男根据现场患者病症准确选取蒜片而非常用的姜片。这份精准的辨证思维,赢得了阵阵掌声。

  在宋胜男看来,手法不是表演,而是与患者的对话。就是这份对针灸的热爱,让宋胜男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

  针道新程

  载誉前行续写新篇

  载誉归来,变化悄然发生。

  最直接的变化是患者人数的增多。“有从石家庄专门过来的,还有周边的患者,都是慕名而来。”宋胜男说。面对70多岁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患者,她在细心辨证基础上大胆施治:耳尖放血泄热,背俞穴刺络拔罐祛瘀,配合中药调理。经过系统治疗,老人剧烈的疼痛逐渐缓解直至消失。

  诊室门口的候诊队伍日渐延长,科室的会诊邀请也接连不断。

  今年夏天,有一位热射病患者昏迷不醒,随时会有生命危险,ICU请针灸科会诊,在与ICU同事们共同努力下,宋胜男等人以醒脑开窍为原则选穴取穴,仅仅行针两次,患者就恢复了意识。前不久,医院肛肠科一名患者手术后不排气,腹胀难忍,接到会诊通知后,宋胜男经过诊断,在患者的曲池、合谷等大肠经的穴位以及与脾胃相关的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行针,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为了能让患者稍微减轻一些疼痛,宋胜男利用卫生纸卷苦练“飞针”手法。行针时,她先以手指发力,让银针快速破皮,然后再精准刺入皮下合适的深度。

  如今,宋胜男依然保持着谦逊学习的态度。每次参加精英班学习前,她都会认真准备交流内容;遇到疑难病例,还是会查阅典籍、请教前辈。“提升临床疗效是根本,要不断学习,对疾病的认识要越来越精准。”在宋胜男看来,那些被掌声浸润过的日子正悄然沉淀,化作行针时更沉稳的指力,化作传承路上更清晰的方向——冠军光辉终会褪色,但针尖传递的温暖,正在她手中续写新的故事。(文/图 记者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