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 工作。

习近平

枣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会委员会

石家庄市总工会推出“八项关爱举措” 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多方位”服务保障体系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7日 文章来源:河北省总工会研究室

  一、推荐理由 

  为进一步加大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心关爱,石家庄市总工会联合人社、卫健、邮管局等部门,以“多方协同、精准服务、共建共享”为导向,“强保障、促公平、优服务”为主线,创新推出覆盖服务阵地、健康关爱、权益维护等领域的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八项举措”,探索构建“多方位”服务保障体系。一是“阵地+”为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暖新驿站”标准化服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多元化贴心服务;二是“工会+职能部门”模式,打出服务“组合拳”,形成关爱新业态劳动者的闭环服务网;三是“机制+”模式,建立“集体协商+多元调解+技能赋能”保障网,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与职业发展架起服务桥梁。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内容 

  2025年4月,石家庄市总工会与市人社、市卫健、市邮管局等部门联合出台《石家庄市加强新业态劳动者服务保障的八项举措》,进一步完善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机制,优化服务体系。 

  一是开展“暖新驿站·全城守护”行动。在全市探索“出租车之家”标准化模式,年内新建10家“司机之家、出租汽车司机小站(驿站)”。联合爱心企业开展工会驿站爱心互献活动,开展工会驿站“一站一品一特”行动。重点在物流园区、商圈楼宇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密集区域,推动有条件的驿站改造提升为智能化驿站、提供8小时之外延时服务的工会驿站。 

  二是开展“健康关爱·绿色直达”行动。联合卫健部门,依托全市最美医护志愿服务团,深入新业态企业、园区开展健康体检、义诊、健康讲座等服务。依托石工惠公众号、石工大讲堂、“心理服务帮帮团”等,开展健康主题知识讲座,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常态化心理健康服务。 

  三是开展“暖心帮扶·温情相伴”行动。聚焦新业态头部企业和行业,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联合爱心企业开展“暖新”普惠活动,免费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提供就业指导,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参加阳光少年工会夏令营,为有困难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提供生活、医疗和子女助学帮扶救助。 

  四是开展“出行保障·安全护航”行动。年内免费为1.4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办理在职团体保险,在新业态领域加大职工互助项目的宣传,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注并参与职工互助活动,为他们提供医疗、非工伤意外伤害和家庭财产火灾损失的救助。 

  五是开展“法护新途·权益维护”行动。联合人社等部门成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专家志愿服务团,依托全市百家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主动入企开展新业态企业劳动用工政策宣讲,提供免费调解仲裁、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指导企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推动落实石家庄市规范新业态劳动用工管理指导办法和指引,促进平台经济发展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 

  六是开展“协商聚力·共谋发展”行动。在全市组建集体协商志愿服务队,积极为新业态企业提供集体协商服务。着重推动头部企业和行业开展集体协商“破冰”行动,注重发掘和培育新就业形态企业、行业集体协商典型单位和案例。 

  七是开展“技能强基·赋能成长”行动。推动构建“培训—竞赛—晋升”全链条赋能体系,助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现职业发展。联合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在“石工大讲堂”“石家庄工匠学院”等平台开设技能提升课程,推动平台企业建立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岗位晋升机制。 

  八是开展“职享未来·精准对接”行动。开展“工会帮就业”主题就业服务活动,联合人力资源公司发布多行业岗位需求信息,扩大新业态人才供给规模。倡导新业态企业组建“暖新职业规划互助组”,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职业规划咨询。 

  (二)工作成效 

  一是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覆盖服务阵地、劳动权益、帮扶关爱、健康保障、职业发展的关爱服务体系,从制度层面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和服务提供保障。 

  二是通过下沉式服务,为新业态企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法律、健康、政策咨询等暖心服务,新业态龙头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提升至90%,平台企业违规用工投诉量明显下降,劳动关系和谐度显著提升。 

  三是通过开展‘新’护航”“剧享美好”“惠享生活”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满意度。 

  四是冀时、河北工人报、冀工之家、石家庄日报、石家庄发布等多家省市级媒体对石家庄市总工会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八项服务举措进行报道,在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