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总工会创新先进典型选树培育体系
一、推荐理由
保定市总工会通过工宣讲内容创新、沉浸式专题采访、UP主点亮活动计划三大举措,将宣讲从“报告厅”移至“大课堂”,把工匠事迹转化为面对面的深度交流,将劳模工匠精神的单向转播转化为点赞的火热助力参与,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壮大、创新成果显著和工匠影响力增强。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做法
一是工宣讲,从“单向灌输”到“精准滴灌”。从606名“保定工匠”中遴选30名表达能力突出者,锻造“金牌宣讲团”。分层分类设计宣讲体系,针对传统宣讲“内容同质化、形式单一化”痛点,构建多维立体宣讲框架,覆盖理论专题、实践专题、服务专题。邀请中国乐凯集团乐凯医疗乳剂车间工段长张宏伟到保定技师学院为学生带来“开学第一课”,讲述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邀请全国工会系统先进工作者杨大卫走进“工会理论与实践大讲堂”,讲述工会工作的心得体会;邀请郭娜陆地航空班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郭娜走进河北省地质工程勘查院,讲述自身扎根基层、服务顾客的亲身经历。
二是专题采访,沉浸式挖掘“工匠基因”。开展“劳模工匠专访”系列活动,深入采访20位来自制造、研发、生物医药、能源科技等多个领域的一线劳模工匠,其中既有扎根一线的“金牌蓝领”,也有攻克“卡脖子”技术的“硬核工程师”;既有年龄稍长的60后,也有冉冉升起的90后。在工匠的工作室或生产一线,真实呈现劳模工匠的工作场景与精神世界,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挖掘他们坚守岗位、突破创新的故事,聆听他们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寄语,并将采访视频发布在保工普惠微信小程序上。
三是UP主点亮活动,“点赞”助力传播。打造劳模工匠UP主创新打造技术技能、个人风采分享平台,加强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为广大职工提供具有丰富资源的学习互动平台。主要作品有劳模工匠讲述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和技能课程、创新成果。作品种类丰富,包含理论基础、设备操作、软件应用、行业规范、行业前沿知识等。通过职工“点赞”,选出优秀的UP主作品,使劳模工匠事迹、精神看得见、摸得着、可学习、能赶超,鼓舞广大劳动者“尊重劳模工匠、学习劳模工匠、争当劳模工匠”。
(二)工作成效
“保定工匠”选树培育方式不断创新,涌现出一批拔尖技能人才,搭建了劳模工匠技术创新成果孵化、展示、交流转化的平台。全链条高标准完成三届606名“保定工匠”和2400名县级工匠命名工作,培树2名大国工匠培育对象,4名河北大工匠和4名河北工匠。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带头创建工作室526家,创新发明1000余项,合理化建议近2万条。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融媒体,全方位立体化宣传“保定工匠”,厚植工匠文化,各级各类媒体累计采访工匠607人次,报道530余场,团结引领全市广大职工“学工匠、做工匠,争当保定工匠”,“保定工匠”的影响力、认可度不断增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