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展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河北省总工会
2020-06-14
按照《河北省总工会关于开展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状况调研的通知》(冀工字〔2018〕33号)要求,自今年6月起,秦皇岛市总工会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专题调研组,采取发放调查问卷、集中座谈、听取汇报等方式对我市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共选取企业10家,其中国有企业3家,民营或股份制企业2家,新兴产业企业2家,中小微企业2家,涉外或港澳台资企业1家,面向企业和职工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900余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整体来看,全市各级工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行动起来,在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我市企业党组织、工会组织建设情况整体较好。调查显示,10家企业中,除秦皇岛高鹏泡沫塑料有限公司、秦皇岛新维工业用布有限公司两家小微企业外,其他8家企业都设有党组织;10家企业均设有工会组织,其中各级均设置工会组织的占8家,总公司设有工会组织但下级分公司没有设置工会组织的仅有2家。
(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比较健全。
调查显示,在10家企业中,均设有工作人员从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岗位。在这项工作中,工会组织承担了更多职能,调查显示,其中9家企业的工会组织负责或参与了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有7家企业由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共同负责,有2家企业设有兼职人员。10家企业均建立了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其中7家企业建立了组织领导机制、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2家企业建立了舆情监控引导机制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2家企业建立了人才队伍建设机制,10家企业均完成了职工思想动态调查摸底及分析机制建立,可见,我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高效运转机制正在逐渐成型。
(三)思想政治工作专兼职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一是队伍基本实现全覆盖,被调查的10家企业均健全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有9家企业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由党政领导、工会干部、团干部组成,由此可见,党组织和工会的领导已经成为我市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和主力军。有2家企业由班组长直接负责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实行基层管理人员对团队凝聚力、执行力“一把抓”。二是队伍素质有保障,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平均每年参加业务素质培训的次数为2-3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评价为“良好”。
(四)宣传教育工作有内容、有形式、有效果。调查显示,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企业能够每年1-2次,以学习报告文件、培训、典型教育、媒体宣传为主要形式,在职工中开展理想信念、形势任务、职业道德等宣传教育活动。在各种活动影响下,百分之九十以上职工理想信念坚定,思想觉悟、道德素质高,关注社会事务,关心国家大政方针,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肯定态度。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调查情况的梳理,发现当前我市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仍存在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还需进一步扩大。调研发现,虽然各家企业均设有从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岗位,但多由各自企业的工会工作者负责。而基层工会组织人员少、任务多、负担重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在不少企业,工会、共青团、妇联的工作只有一两人负责,甚至有些企业的群团工作者还兼职负责业务、生产、销售等其他工作,真正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在这诸多的工作当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只是较为普通的一项,在企业群团工作者的眼中,远远比不上生产、经营任务,在工作排期中往往排在较为靠后的位置。从平时了解的情况看,一些企业甚至还没有建立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这就更加剧了思想政治工作人力投入不足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各家企业的领导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在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职工稳定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不可否认,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终极目标。但是,企业在社会中立足和可持续发展,除物质基础外,还需要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政治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这些企业就是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缺乏这些意识,才忽视了党工组织建设,忽视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调查显示,企业中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每年培训5次以上的仅占百分之十五,职工为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素质评价无一选择“很好”,在职工反馈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应采取的措施中,百分之九十五的问卷都选择了加强培训,由此可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没有让大多数职工特别满意,提高素质能力迫在眉睫。此外,大多数职工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工作方法较为单一,缺乏紧跟时代的相对新颖的宣传教育方式以及兼顾趣味性和教育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导致职工参与度差,互动性差,接收效果差。究其具体原因,主要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影响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职工思想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剧,劳动力市场化带来职工队伍流动性增强等等,都造成职工思想统一难度加大,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而企业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还没有从自身观念和能力上与之相适应,普遍存在惯性思维、僵化思维,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研究不够等问题,导致一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化、套路化,停留在开会、读文件上;一些企业以培训代替理想信念教育,以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建设,以物质关心代替人文关怀;一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落后,创新力不足,方法手段载体不能与时俱进。
(三)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还需进一步夯实。调查显示,能够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企业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71%的职工认为,不管是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频次,还是每次活动所产生的效果,所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发挥都不够明显,没有达到大家期望的标准。同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国有或集体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比开展频次最高,且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常态化开展;民营和股份制企业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较高,多数能常态化开展;新兴产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频次较少,且开展活动不能保持常态化。不充分表现在发展水平和创新两方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结合,才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但目前在实际工作当中,不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结合不够充分,贴合不够紧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做人的工作,如果不能从广大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出发,脱离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就不能结合职工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生产生活问题和实际困难等。
(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还需进一步融合。企业文化是企业和职工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是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调查显示,我市大多数企业的职工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追求、人生理想、性格特征等方面千差万别。有的企业的不少职工都是由农民工转化而来,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没有脱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精神生活不丰富,思想政治意识和企业归属感不强,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来改善和提高。但是,调查中还发现,我市多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结合不够紧密,甚至有的企业两项工作开展没有交集,出现“两张皮”情况,在时间和精力投入上相互都有被挤占的感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管理者缺乏应有的政治意识,没有把提升职工思想觉悟的工作放在与经营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主动引导广大职工把企业文化中对小集体、小群体的认同上升到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另一方面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过分游离于企业生产经营之外,被企业和职工孤立地看待,孤立地开展,与职工和企业的现实目标、现实意义脱节,无法长久保持活力
三、企业做好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困难和问题,特提出建议如下:
(一)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是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前提。当前,我们面临的重中之重的任务是进一步协助党组织加强党对产业工人队伍的领导和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对产业工人的团结和引导作用,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工会组织在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中小微企业的覆盖面。为此,我们要不断深化“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方针的贯彻执行,更加充分地发挥专职工会工作者的作用,配合党建特派员努力做好企业经营者的思想工作,切实解决他们对党建、工建的认识问题,用典型、模范引领他们发自内心加强党建、支持工建,自觉团结在党的周围,主动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以一名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觉悟和站位来把握和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二)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政和职工之间的桥梁纽带,工会组织有义务协助党政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数量,采取专兼职相结合,中、高级和基层管理干部共同参与的方式,吸收更多在经营管理中有威信、有亲和力的人从更多层面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党组织负总责、行政投入人力物力、工青妇组织相互配合的工作大格局,以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覆盖面。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培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重点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发展前景、劳动法律法规等。同时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沟通职工的能力、服务职工的能力、凝聚职工的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打造善于做职工思想工作,善于为职工办好事实事,善于改革制度机制管理职工,善于创新方式方法吸引职工的工作队伍。
(三)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性的关键在于要具备“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来说,工会组织要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发挥自身团结职工、服务职工、教育职工的职能优势,一方面继续加大生活保障、权益维护、就业扶持等各项工作力度,思职工所想,做职工所需,急职工所难,解职工所忧,用全方位的关怀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利用好现代化手段,探索开辟紧跟时代潮流、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和载体,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增加活动频次,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融入经营管理、生产生活,同时结合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和弘扬劳模精神,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抓好职工思想政治引导,努力使职工在感官上解渴,在心里上解压,在思想上解惑,从日常工作和活动中获得精神愉悦,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四)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一是要反复锤炼企业文化,进一步强化国家责任、社会责任在企业文化、企业共同价值观中的地位,摒弃单一追求金钱和效益的观念,让企业文化契合社会主义价值观,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进头脑,更大程度地汇聚职工正能量。二是要统筹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和企业文化灌输同时贯穿职工队伍培养建设始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思想政治主导企业文化发展方向,以企业文化滋养思想政治工作土壤,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凝聚、约束、激励、引导、协调广大职工的作用。三是要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实际作用。思想政治政治工作不是孤立的、高高在上的,对企业而言,思想政治工作最现实的目标也包涵企业实现健康蓬勃发展。要抓住这一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之间最大的契合点,在保持职工思想政治方向高度正确的同时,把职工思想和行动也统一到推进企业经营发展上来,团结动员职工凝聚智慧力量,激发创造活力,为企业贡献力量。
(安颖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