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运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 工作。

习近平

枣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会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劳模工匠

“百名劳模对党说”大型融媒体主题报道(75)|尚金锁:这辈子我就把自己交给粮食了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1日 文章来源:河北工人报

扫码看视频

  人物名片

  尚金锁,1951年生,中共党员,河北柏粮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先后获得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首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连续5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我的成长历程

  尚金锁参加工作51年,干粮食工作51年,入党43个年头了,是一名“老粮食”“老党员”。

  生于1951年的尚金锁,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种种经历让他对粮食充满了敬畏。1974年,尚金锁离开工作4年的柏乡县粮食局,来到柏乡粮库担任会计。在一次会议上,粮库由于仓储保管工作上不去,而被点名批评。尚金锁压力重大,他深知,粮食就是老百姓的命,保管好粮食是天大的责任。

  尚金锁辞去会计工作,成为一名仓库保管员,下决心要把粮食管好。然而,要把粮食保管好,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粮食的霉变、虫害、保鲜等一系列问题不解决,国家的粮食就不可能看管好。

  他用3年时间养虫子,研究出少用药或不用药的绿色防虫杀虫技术;用5年时间创造“金钱孔”通风垛,破解高水分玉米保管难题;用4年零8个月时间,研究出“大豆包衣安全储存技术”,创造了东北大豆在冀中南储存保鲜的新纪录。

  为了全面掌握科学保粮规律,尚金锁花费了整整6年时间,对气候变化与虫霉鼠雀危害粮食的关系进行观测记录。2190天,观测了8760次,积累了62000多个数据,编绘出一张“粮食保管一年早知道示意图”,揭示了安全储粮十大规律,适用于长城以南、黄河以北地区,被业界称为“科学保粮小词典”。

  2016年8月份,尚金锁在北京APEC/PPFS会议上分享了柏粮科学保粮的技术和经验,柏粮的科学保粮成果走出中国,走向了世界。

  多年来,尚金锁和柏粮干部职工一道,共完成16项科学保粮项目,其中3项填补国内空白,4项填补省空白,主动将工作标准由“不坏一粒粮”提升到“保鲜粒粒粮”。

  在尚金锁的带领下,柏乡粮库在粮食经营、管理和科学保粮等方面,创下10项全国之最,成为全国粮食系统的一面旗帜。

  我和党的故事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尚金锁作为先进模范代表,参加了当天的庆祝活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向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员发出号令:“党中央号召你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置身于庆祝大会现场,身为一个中国人、一名共产党员,尚金锁的光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他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作为一个干了一辈子粮食工作、有着4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尚金锁认为,为国家看好库、为人民管好粮,让人们吃得安全、吃得绿色、吃得健康,“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粮食人永恒的初心和使命。

  尚金锁说:“1978年12月28日,我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站在鲜红的党旗下,我发出誓言:对党忠诚,用热血为党增光,用生命为党添彩。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福祉,为国家、为群众看好库管好粮就是我对党的忠诚。”

  尚金锁没有违背对党的誓言。在他的带领下,柏粮这个从前只有4亩地、6个人,仓容量不足100万斤的全省最小基层粮库,发展成占地600亩、仓容量13.6亿斤的地方国有大粮库。

  “我做了四十多年粮食保管员,积累了丰富的储粮经验。我要把这些经验充分利用起来,再为社会多做点事。”尚金锁说,他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小麦绿色保鲜储藏技术上寻求突破,不仅让人民群众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我想对党说

  为国家看好库管好粮,为企业尽好职担好责,为农民解好难服好务,这是我的本分。这辈子,我就把自己交给粮食了。

  (文/《河北工人报》记者哈欣 图/《河北工人报》记者杨磊涛